硫肥选不对,花钱也白费!石膏、硫磺、硫酸钾,教你如何高效选择
硫元素,作为中量元素之一。它对于作物而言,也是组成作物生命的基础之一。其中对于植物体内的蛋白质和核酸合成……从吸收量来讲,硫元素大致与磷大致相差不多,也可以理解为是第四大元素。
硫元素,作为中量元素之一。它对于作物而言,也是组成作物生命的基础之一。其中对于植物体内的蛋白质和核酸合成……从吸收量来讲,硫元素大致与磷大致相差不多,也可以理解为是第四大元素。
生姜的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。基肥分有机肥、饼肥和化肥。有机肥在播种前结合整地撒施,一般每亩施优质腐熟鸡粪5~8方,施后旋耕;饼肥、化肥集中沟施,即在播种前将粉碎的饼肥和化肥集中施入播种沟中,一般每亩施饼肥75~100公斤,氮、磷、钾复合肥50公斤或尿素、过磷酸钙
寒潮突至,菜地里的白菜一夜之间软塌发黑,不少菜农拎着镰刀就想砍——“这菜废了!”但山东寿光种了30年地的王老汉却按住他的手:“别急着扔,看准3个地方,90%的冻伤白菜能救活!”每年11月至次年1月,我国北方白菜冻伤率高达35%,南方也有15%的地块受冻,可多数
萝卜播种时施什么基肥为宜?
菠菜喜欢什么肥料作底肥?
媒体指出,皇马本赛季16场比赛仅丢12球,场均丢0.75球,而上赛季场均丢1.24球。
莴笋作为我国广泛种植的根茎类蔬菜,其生长发育过程对钾元素需求旺盛。钾元素不仅是莴笋体内多种酶的激活剂,还能显著增强植株光合作用效率,促进光合产物向根茎部位转运积累,同时提升植株抗逆性(抗旱、抗病、抗倒伏),对改善莴笋品质、提高产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实践表明,
秋分已过,正是秋播大蒜的黄金时节。种过蒜的都知道,大蒜是个“吃肥大户”,但偏偏又怕浓肥。这不,山东金乡的王大爷道出了真相:“种蒜如养娃,底肥不对,一切白费!”
每年秋分一到,菜地边总围着邻居问:“你家白菜咋不捆?不捆叶子散着,能包紧心吗?”种了三十年白菜,我曾也信过“捆菜促包心”的说法,直到连续三年做了对比实验,才彻底扔掉了捆菜的绳子——事实是,捆白菜不仅没用,还会耽误它长心。
在广袤的西北腹地,有一片被称为“死亡之海”的神秘区域——罗布泊。这里干涸的湖盆盐壳遍布,四周沙漠、荒山、戈壁环绕,自然条件极其恶劣。然而,在这片“天上无飞鸟,地上不长草”的荒芜之地下,却蕴藏着巨大的钾资源“宝藏”。
霜降一过,天气越来越凉,种大蒜的朋友可得上点心。很多人种大蒜,播完种就不管了,等到春天才想起施肥,最后收的时候,蒜薹细得像筷子,蒜头小得没分量。其实大蒜产量高低,关键就在霜降后的两次追肥,这两步做好了,后期收的时候能多收不少。
入冬前大葱应该如何施肥需肥规律根据测算,每生产1000公斤大葱,需吸收氮3公斤左右,磷0.5-0.6公斤,钾3-3.7公斤。除大量元素外,施用中、微量元素钙、镁、硼、锰元素肥料,都对大葱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。
不少农户觉得 “钾肥能提产,啥作物都多施”,结果钱花了,效果还不好 —— 山东种土豆的李叔,每亩施了 30 斤氯化钾,结果土豆表皮发绿,商品率从 90% 降到 75%,还因为钾多抑制钙吸收,空心率多了 15%;而河南种小麦的王婶,跟风每亩施 20 斤硫酸钾,比
2025年的莴笋种植季节又到了,很多农民朋友都开始忙活起来。说起种莴笋,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,掌握好一个关键诀窍2早1晚,你家的莴笋不但产量高,还能一茬接一茬收上半年,够你吃个够。
种红薯最闹心的事儿,莫过于忙活大半年,地里的秧子长得比人还高,绿油油的藤蔓把地块盖得严严实实,可一锄头下去,土里头要么是指甲盖大的小薯块,要么干脆空空如也——这不是白搭功夫嘛!相信不少农友都遇过这糟心情况,我之前在村里串门,就见李叔蹲在红薯地里叹气,手里捏着个
不少人种萝卜总犯愁:要么长到手指粗就停滞,要么膨大期裂得满是“伤疤”,吃着还发柴。其实不用愁!萝卜长得好、口感甜,核心就一个——追对肥、踩准期,掌握3个黄金追肥节点,轻松种出拳头大的“萝卜王”。
复合肥作为高效养分载体,在农业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,但“健康使用”不仅关乎作物品质,更与土壤可持续性、食品安全及生态环境紧密相关。本文从科学选肥、规范施用、风险防控三个维度,详解如何实现复合肥的“合理健康”应用,兼顾产量、安全与环保三重目标。
国庆假期前后,国内西北地区东南部、黄淮、江淮北部、江汉西部等地出现持续阴雨天气,多雨寡照不利于未成熟玉米、一季稻、大豆籽粒灌浆,农田持续过湿影响成熟作物机收作业,部分地区叠加大风天气导致作物出现倒伏,也进一步增大了收获难度,陕豫晋鲁鄂皖秋收进度同比偏慢,局地倒
济薯25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甘薯品种,以其抗病性强、适应性广、口感佳和高产潜力著称。近年来在黄淮海、长江流域及南方丘陵地区广泛推广。本文围绕“济薯25亩产多少斤”这一核心问题,结合不同季节与区域的种植条件,系统阐述其高产栽培技术体系,并引用权
播种选什么做底肥?二铵?复合肥?还是小麦专用肥?年年都有讨论的话题一直还有人弄不清,有人说底肥二铵好,正好满足小麦喜磷肥的需肥特性,有人则说专用肥做底肥更好,一袋一亩地,省时省事,其实两者说的都有道理。